一級胎牛血清雖品質優良,但在實際使用中仍常因儲存不當、解凍錯誤或批次差異引發細胞生長緩慢、形態異常、污染風險升高甚至實驗失敗??茖W識別并及時干預
一級胎牛血清出現的問題,是保障細胞健康與實驗可重復性的關鍵。

問題一:細胞貼壁差、增殖緩慢
原因:血清批次間差異、熱滅活過度、或血清失效。
對策:
新到血清先進行小規模預實驗,對比舊批次細胞生長曲線;
除非實驗明確要求(如補體敏感細胞),避免常規熱滅活(56℃,30min),因其會破壞部分生長因子;
若必須熱滅活,嚴格控溫并輕柔搖勻,防止蛋白變性沉淀。
問題二:培養基出現大量絮狀沉淀
原因:反復凍融、高溫解凍或脂蛋白析出。
對策:
正確解凍:–20℃→4℃冰箱過夜→室溫緩慢融化,全程避免37℃水浴快速解凍;
解凍后輕柔顛倒混勻,切勿劇烈搖晃;
沉淀若為脂蛋白(非微生物污染),可400×g離心5分鐘取上清使用,不影響細胞生長。
問題三:細胞狀態突然惡化或死亡
原因:血清被支原體/病毒污染、內毒素超標或運輸中溫度失控。
對策:
購買時選擇提供完整質檢報告(含BVDV、IBRV、支原體、內毒素<10EU/mL)的供應商;
收貨后立即檢查冷鏈記錄,–20℃以下保存;
懷疑污染時,更換新批次血清+新配培養基,并對細胞進行支原體檢測。
問題四:實驗重復性差
原因:不同批次血清成分波動影響信號通路。
對策:
一次性采購足量同一批號血清,分裝保存(每管100–200mL),避免頻繁開蓋;
建立“主細胞庫+工作細胞庫”體系,減少對血清波動的依賴;
長期項目可逐步過渡至化學成分確定的無血清培養基(需工藝驗證)。